| |||||||
宣布时间: 2017年05月15日
资产重组、资产注入、收购资产等上市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工业处置惩罚决议,往往被资源市场解读为重大利好新闻。不少投资者喜欢探询此类新闻,以为依赖这些所谓的“内幕新闻”炒股就可以获得巨额收益。但现实上,内幕生意不但未必能够盈利,内幕生意自己更是执法所榨取的行为。
曾被媒体称为“最忙独董”的某大学教授宋某,就在一起内幕生意中支付了重大价钱。他凭证自己以前的学生陈某掌握的内幕信息买股票,不但没有赚钱,反而亏损了41万余元,并且最终受到了证监会的严肃处分。
陈某为G公司的并购重组项目做中介,宋某与陈某电话联系之后,在公司股票停牌前,买入93.1万股G公司股票,价值约716.3万元。虽然宋某在G公司股票停牌之前就争先“潜在”进去,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生意双方因未能在主要事项上告竣一致意见,决议终止此次重组事项。由于市场合预期的重大重组事项不了了之,复牌后,该股票价钱受挫,宋某卖出后,亏损41万余元。
尊师重道有要领,勿以“内幕”报师恩。师恩未报,却让先生赔了钱。不但云云,宋某的行为还违反了《证券法》关于榨取内幕生意行为划定,难逃执法的制裁。凭证《证券法》七十三条、七十六条的划定,内幕信息知情人和不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,在内幕信息果真前,不得生意该公司的证券。《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审查院关于打点内幕生意、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详细应用执法若干问题的诠释》第二条也划定,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,与内幕信息知情职员联络、接触,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证券生意,相关生意行为显着异常,且无正当理由或者正当信息泉源的,属于内幕生意。凭证《证券法》第二百零二条的划定,宋某被处以60万元�?詈�10年证券市场禁入步伐。
这个故事告诉投资者,不要容易相信有关职员所谓的“内幕信息”,更不要自动向有关职员探询此类新闻。贸然买入此类股票,既有长时间停牌的危害,也有资产重组失败的危害。更为严重的是,此类对公司股票价钱具有重大影响的“内幕信息”是不可提前泄露的,向内幕信息知情人探询此类信息,使用该信息生意股票的行为自己就是违法行为,不管最终是否盈利都将受到执法的制裁。因此,投资者要特殊注重“内幕新闻”中蕴含的投资危害和执法危害,不要简朴“听新闻”、“听故事”就买入所谓资产重组的股票,更不可千方百计探询“内幕新闻”举行内幕生意,照旧应当坚持价值投资,树立准确的投资理念:真正的好股票不是所谓的“新闻股”、“看法股”,而是那些具有创立优异业绩的能力、能够为投资者带来一连回报的公司的股票。